6月262018
飞羽记|寿带
寿带(学名:Terpsiphone paradisi,英文名:Asian Paradise Flycatcher),属雀形目王鹟科寿带属,中文名寿带鸟,俗名别名有绶带、白带子、长尾巴练、长尾翁、练鹊、三光鸟、一枝花、赭练鹊、紫长尾、紫带子。寿带在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都能见到。寿带雄鸟有白色型和紫色型,这两种色型并非不同亚种,而是寿带的不同时期的羽色。
寿带鸟身型优美,羽色漂亮,中等体型(22厘米,雄鸟计尾长再加20厘米),头闪辉黑色,冠羽显著。
雄鸟:体长约30厘米,成年雄鸟的头、颈和羽冠均具深蓝色辉光,身体其余部分为白色而具黑色羽干纹。中央尾羽长达体躯的数倍,形似绶带。雄鸟易辨,一对中央尾羽在尾后特形延长,可达25厘米。雄鸟具两种色型,均不同于紫寿带。
雌鸟:体长约18厘米。成年雌鸟羽冠较成年雄鸟短,尾羽也短,头、颈、羽冠黑色具蓝色辉光,其余羽色近似雄鸟,为赭色。雌鸟尾羽长度约为雄鸟的一半。

寿带发出笛声及甚响亮的chee-tew联络叫声,鸣唱时枕冠耸立振展,鸣声激昂洪亮。
寿带常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在山区较平原地带更为常见。喜匿栖树丛中,在东部沿海喜栖于水杉、槐树林,有时也高踞树顶上,平时飞行缓慢,而且往往仅飞短距离即停止,但捕捉昆虫时十分迅速。惯于灌木枝头穿行或跳跃,很少在地面活动。
飞时张翼展尾,长尾摇曳,绚丽多姿,极为醒目。觅食在空中捕捉各类昆虫,而不在地面上。白色的雄鸟飞行时显而易见。通常从森林较低层的栖处捕食,常与其他种类混群。其食物绝大部分是昆虫,植物性食物仅占全部食量的不足1%,主食蛾类、蝗虫、蝇类、金龟、松毛虫、金花虫、粉蝶等。
繁殖期5-7月,繁殖初期,雄鸟站在树枝上,清晨就唱出占区求偶的歌。一周后开始营巢。巢多筑在小乔木主杈上,位置不高,不甚隐蔽,常遭天敌和人为破坏。巢口圆,底部尖,呈一倒圆锥体,外壁系由植物花序、苔藓、羽毛、棉花、蜘蛛网纺织而成,内壁是由细草根、草茎、草叶、树皮纤维和苔藓构成。
发表评论
木有头像就木JJ啦!还木有头像吗?点这里申请属于你的个性Gravatar头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