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记网
自然观察爱好者祁飞鸿先生的独立博客
  • 首页
  • 专栏记
  • 精灵记
  • 活动记
  • 分享记
  • 留言板
  • 关于本站

1月282019

植物记|苎麻

作者:黄杨居士   发布:2019-1-28 9:10 Monday   分类:精灵记   阅读:4490次   评论:0条  



苎麻(学名:Boehmeria nivea (L.) Gaudich.)荨麻科苎麻属亚灌木或灌木植物。别称:(名医别录) 野麻(广东、贵州、湖南、湖北、安徽),野苎麻(贵州、浙江、江苏、湖北、河南、陕西、甘肃),家麻(江西),苎仔(台湾),青麻(广西、湖北),白麻(广西)。



苎麻中国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一些地方就已有种植。考古出土年代最早的是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苎麻布和细麻绳,距今已有4700余年。中国是苎麻品种变异类型和苎麻属野生种较多的国家,中国苎麻栽培历史最悠久,距今已4700年以上。苎麻较适应温带和亚热带气候。



苎麻是亚灌木或灌木,高0.5-1.5米;茎上部与叶柄均密被开展的长硬毛和近开展和贴伏的短糙毛。



苎麻的叶互生;叶片草质,通常圆卵形或宽卵形,少数卵形,长6-15厘米,宽4-11厘米,顶端骤尖,基部近截形或宽楔形,边缘在基部之上有牙齿,上面稍粗糙,疏被短伏毛,下面密被雪白色毡毛,侧脉约3对;叶柄长2.5-9.5厘米;托叶分生,钻状披针形,长7-11毫米,背面被毛。



圆锥花序腋生,或植株上部的为雌性,其下的为雄性,或同一植株的全为雌性,长2-9厘米;雄团伞花序直径1-3毫米,有少数雄花;雌团伞花序直径0.5-2毫米,有多数密集的雌花。雄花:花被片4,狭椭圆形,长约1.5毫米,合生至中部,顶端急尖,外面有疏柔毛;雄蕊4,长约2毫米,花药长约0.6毫米;退化雌蕊狭倒卵球形,长约0.7毫米,顶端有短柱头。雌花:花被椭圆形,长0.6-1毫米,顶端有2-3小齿,外面有短柔毛,果期菱状倒披针形,长0.8-1.2毫米;柱头丝形,长0.5-0.6毫米。



苎麻的瘦果近球形,长约0.6毫米,光滑,基部突缩成细柄。花期8-10月。


IMG_0558.jpg



苎麻生于山谷林边或草坡,海拔200~1700米。



在中国,苎麻一般都种在山区平地、缓坡地、丘陵地或平原冲击土上。土质最好是砂壤到粘壤。但地下水位在1m以内或易淹水的土地不宜种植。若茎高1尺以上降霜,则危害更重。苎麻的宿根年限为10~30年,多至百年以上。生育期头麻约80~90天,二麻50~60天,三麻70~80天,全年生育期230天左右。头麻幼苗5~6寸以上降霜时,将受冻害,生长点枯死,造成分枝,脚麻多,生长不良。茎叶茂盛,根蔸发达,要求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排水良限。土壤pH值以5.5~6.5为宜,低于4.5或高于7.6的,应加以改良。



苎麻原产热带、亚热带,为喜温短日照植物。昼夜长短不仅影响苎麻开花的迟早,也影响雌雄花的比率。日长8-9小时能促进开花,但多生雌花;日长为14小时时则多生雄花。



苎麻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25~30℃。低于6℃不能发芽。



地上茎生长的适温为15~32℃。早春气温低于3℃则幼苗受寒害。冬季土温低于零下3~5℃的持续时间长,则地下茎受冻害。叶面积系数可达4~7。由于蒸腾量大,同时营养生长快,需要充足的水分。



地下茎萌发出苗必须气温回升至9℃左右才能开始,6℃以下不能萌发出苗。实生苗不耐低温,温度降至0℃即冻死。地下茎刚发生的幼苗,耐寒性较强,即使遭到0℃的低温也不会冻死,但它的耐寒性随着幼苗的长大而下降。



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是中国国宝,中国的苎麻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在国际上称为“中国草”。



中国主要产地分布在北纬19度至39度之间,南起海南省,北至陕西省均有种植苎麻的历史,一般划分为长江流域麻区(包括湖南、四川、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华南麻区(包括广西、广东、福建、云南、台湾等省、自治区)、黄河流域麻区(包括陕西、河南等省及山东省的南部)。其中长江流域麻区是中国的主要产麻区,其栽培面积及产量占全国总栽培面积入总产量的90%以上。



在国外,苎麻在越南、老挝等地也有分布。



另外,苎麻叶是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的饲料。麻根含有“苎麻酸”的药用成份,有补阴、安胎、治产前产后心烦,以及治疔疮等作用。麻骨可作造纸原料,或制造可做家具和板壁等多种用途的纤维板。麻骨还可酿酒、制糖。麻壳可脱胶提取纤维,供纺织、造纸或修船填料之用。鲜麻皮上刮下的麻壳,可提取糠醛,而糠醛是化学工业的精炼溶液剂,又是树脂塑料。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qijiw.com/post-270.html

blogger
该日志由 黄杨居士 于2019-1-28 9:10 Monday发表在 精灵记 分类下。
版权所有:《祁记网》 → 《植物记|苎麻》;
除特别标注,本博客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互联分享,尊重版权,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本文标签:
上一篇::植物记|蛇床
下一篇:植物记|中华枸杞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 飞羽记|澳洲银鸥
  • 植物记|海桐
  • 昆虫记|白星花金龟
  • 两栖记|泽陆蛙
  • 飞羽记|苇鹀
取消回复

发表评论

亲,头像对么?

提交中,请稍候……


木有头像就木JJ啦!还木有头像吗?点这里申请属于你的个性Gravatar头像吧!



    最新文章热门文章随机文章

    • 常州市红梅公园野生鸟类的汇总(2022版)
    • 飞羽记|金眶鸻
    • 昆虫记|蓝额疏脉蜻
    • 昆虫记|锥腹蜻
    • 飞羽记|山鹡鸰
    • 观鸟入门|常州城市常见鸟类40种
    • 观鸟入门|城市常见鸟类50种(江苏常州篇)
    • 城市十大常见鸟种(澳洲悉尼篇)
    • 飞羽记|澳洲壮丽细尾鹩莺
    • 飞羽记|太平洋黑鸭
    • 飞羽记|红嘴蓝鹊
    • 飞羽记|鸲姬鹟
    • 飞羽记|星头啄木鸟
    • 飞羽记|小黑领噪鹛
    • 飞羽记|环颈鸻
  • 标签

      春分 节气 菌记 脉翅目 云南 鱼记 观鸟攻略 鳞翅目 软体动物 蜗牛 蜗居记 蝽 扬州 蛛形记 蜘蛛 同翅目 无锡 鞘翅目 书籍 直翅目 环境教育 蛾子 大洋洲 望远镜 天牛 爱鸟周 兽记 时事评论 摄影大赛 辨识 鸟讯 南京 螳螂 常州 江苏 中国 亚洲 外来物种 植物记 两栖记 豆娘 蜻蜓 蝴蝶 昆虫记 飞羽记 绿行社 扬州大学 澳大利亚
  • 最新评论

    • 黄杨居士:
      @大鹏:客气
    • 大鹏:
      感谢整理!
    • 黄杨居士:
      @Glory Yu:昆虫上,我并不在行。...
    • Glory Yu:
      您好。我今年春节在西双版纳发现一种蛾类,...
  • 链接

    • 太湖自然网络
    • 太湖自然基金
    • 常州野鸟会
    • 济溪网
    • 南京绿石
    • 合一绿学院
    •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 手边的自然
    • 绿资酷
    • Nicky Bay 的站点
    • 质兰基金会
    • 鸟类鸣声查询
    • 懂鸟
    •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 自然祁观
    • 自然迷

Copyright © Since 2016 祁记网. Powered by QIJIW.COM. 苏ICP备17021799号-1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