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2018
昆虫记|甘薯天蛾
甘薯天蛾(拉丁文学名:Agrius convolvuli),为鳞翅目天蛾科虾壳天蛾属的一种昆虫。特点为幼虫食叶,影响作物生长发育。该虫近年在华北、华东等地区为害日趋严重。
甘薯天蛾的成虫体长50mm,翅展90—120mm;体翅暗灰色;肩板有黑色纵线;腹部背面灰色,两侧各节有白、红、黑3条横线5前翅内横线、中横线及外横线各为2条深棕色的尖锯齿状带,顶角有黑色斜纹;后翅有4条暗褐色横带,缘毛白色及暗褐色相杂。
其卵为球形,直径2mm,淡黄绿色。
它的幼虫体长50一702nm,体色有两种:一种体背土黄色,侧面黄绿色,杂有粗大黑斑,体侧有灰白色斜纹,气孔红色,外有黑轮;另一种体刀绿色,头淡黄色,斜纹白色,尾角杏黄色。
甘薯天蛾的蛹长约56mm,朱红色至暗红色,口器吻状,延伸卷曲呈长椭圆形环,与体相接。翅达第4腹节末。
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2代,以蛹在地下土室中过冬。在湖北省1年可发生3~4代,当发生第3代时,主要以部分二代蛹过冬。翌年5月成虫开始羽化,产卵盛期在5月下旬。8月上旬第2代成虫羽化,8月中旬为产卵盛期。9月中旬第3代成虫开始羽化。此时气温渐低,幼虫期长达50天左右。11月下旬以后,幼虫入土进入冬眠。
发表评论
木有头像就木JJ啦!还木有头像吗?点这里申请属于你的个性Gravatar头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