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羽记|冠鸠
冠鸠(学名:Ocyphaps lophotes ,英文名:Crested Pigeon),是鸠鸽科凤头鸠属的一个物种。是一种在澳大利亚有分布的鸟。
冠鸠体长32.5-35.5厘米,体重120-230克。体型优美,羽毛总体来说是带有棕色的灰色,胸部和颈部两侧粉红色,它的头顶上有一簇直立的黑色的羽冠,典雅简约,与髻鸠类似。在冠鸠奔跑时这簇羽冠直立。眼睛周围有一圈鲜艳的、橙色的环。翅膀上是青铜色,带有黑色的条纹。羽毛有明亮的金属紫色及绿色斑块和白色条纹,少数羽毛带有鲜艳的棕色、紫色、蓝色和绿色。棕黑色尾巴上面有轻微的具光泽的绿色,尾缘白色。下体银灰色,翼覆羽白色。
冠鸠的鸟喙黑色,基部灰色,虹膜橙黄色至橙红色,腿和脚粉红色。喙短,被蜡质;翼发达,善飞行;尾短而圆;腿短健,无蹼,后趾与前三趾同在一个水平面上。
冠鸠幼鸟的羽毛颜色比较暗淡,翅膀上没有青铜色。眼睛蓝绿色,围绕每个眼部皮肤是蓝灰色环,腿脚灰粉色。
冠鸠栖息在草地、灌木丛和林地中,但在河边、园子、牧场、运动场和高尔夫球场上也可以看到它。由于食草籽,尤其喜欢生活在粮田附近。除澳大利亚北部靠赤道地区外,该物种分布于整个澳大利亚生活。冠鸠会发重复的“whoop”的叫声,假如单声的话是警报声。
冠鸠通常,还会生活在较干燥但离水源不远的地方。它在日出后不久飞到水边,黄昏时分又回去饮水。人造湖与牧牛水渠为冠鸠开拓了新的繁殖区。
冠鸠最特殊的是在它们起飞时的拍打和啸声。这个声音可以用来将敌人引向起飞的鸟,而让还在地上的鸟有足够的时间逃脱。降落时它们的尾巴翘起,与髻鸠类似。冠鸠一般成群,偶尔只有两只成对出现。与人有接触的冠鸠不怕人。
鸠鸽类育雏期,在脑垂体后叶分泌的泌乳素(又称催乳素)作用下分泌鸽乳。鸽乳是由雌鸽和雄鸽的双侧侧囊淋巴区,即嗉囊床淋巴区增殖扁平上皮大量脱落分泌的充满脂肪颗粒、乳化脂肪糜液和淋巴液组成,初乳期后逐渐加入富含乳化脂肪颗粒的乳糜液。嗦囊床上皮淋巴乳头一般在开始进人孵化状态的第4-5天,雄雌鸽的嗉囊床开始萌动,嗉囊床血管充血、增粗,淋巴管增生,到第8-9天,嗉囊上皮增厚,进入育雏前状态。第13天其厚度和宽度已增加1倍,第14-16日巳能分泌透明略带黄色的鸽乳,第18天,嗉囊便可分泌嗓囊乳,然而乳鸽出壳后第7天,嗉囊乳分泌量开始减少,第10天分泌停止,持续呕雏到2周龄左右,嗉囊床开始萎缩,而鸽乳分泌也逐渐停止。食糜浆中逐渐掺入由腺胃返流而来的通过肌胃研磨的半成品糜浆,然后变成直接饲喂掺水的颗粒饲料。如若所孵蛋未能按时出壳,孵性好的鸠鸽类最长可继续孵化延迟到第22-24天(这些都和鸽的孵性、孵化季节和胚胎发育信息反馈、胎雏的破壳频率等有关,如遇寒冷的冬春季和育雏期往往会自动延长孵化期,而在酷暑闷热天往往难以坚持),此时育雏鸽就会伴随着嗉囊床的萎缩而自动停孵。
发表评论
木有头像就木JJ啦!还木有头像吗?点这里申请属于你的个性Gravatar头像吧!